技術名稱 | 高效捕捉、轉質再利用及碳材開發技術 | ||
---|---|---|---|
計畫單位 | 國立成功大學 | ||
計畫主持人 | 陳維新 | ||
技術簡介 | 本團隊發展高效捕捉、轉質再利用及碳材開發技術,整合化學吸收與微藻捕碳技術,將大氣二氧化碳進行高效捕捉並再利用至鋰電池所需生物炭材料。以年產1噸的鋰電池負極材料計算,本技術每年可捕捉11.37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 |
||
科學突破性 | 已完成實驗室規模(3噸/年)及示範工廠規模(30噸/年)之CO₂ 捕獲系統建立。利用化學吸收法產生CO₂ 衍生產物進行噸級微藻培養。節能乾燥處理之微藻水活性小於0.6。完成最佳化極片配方與電性測試,50次長循環充放電測試仍保持400mAh/g之電容量。 |
||
產業應用性 | 超重力旋轉床化學吸收捕碳技術,可產具經濟價值碳酸氫鹽,以供給微藻養殖,並轉質成生物性肥料,提高再利用率。節能微藻除水技術可有效降低死亡藻體之乾燥能耗與發霉機率。微藻生物炭可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,以取代傳統石墨。已實現多項技轉,加速技術產業化。 |
||
關鍵字 | ⼆氧化碳捕捉 超重⼒旋轉床 化學吸收捕碳技術 微藻負碳技術 焙燒技術 鋰電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