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名稱 | 非貴金屬觸媒引領天然氣電解與氧化暨燃料電池之應用 | ||
---|---|---|---|
計畫單位 |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| ||
計畫主持人 | 王丞浩 | ||
技術簡介 | 本技術可利用低電壓(約1.5V)對天然氣(甲烷)或參雜氫氣進行電解,產生高純度氫氣供燃料電池使用。所採用的膜電極組(MEA)由非貴金屬觸媒與離子交換膜構成,具備電解與發電雙重功能,不僅降低系統成本,亦利於模組化設計與實際應用推廣,具高度產業發展潛力。 |
||
科學突破性 | 目前國際上甲烷分解多以高能耗電漿技術進行,並伴隨二氧化碳排放。相較之下,本技術僅需低電壓(約1.5V)即可實現甲烷電解,無需高能等離子體,且採用非貴金屬觸媒製成之膜電極組(MEA),具備低成本、高可擴展性與零碳排放等優勢,展現良好發展潛力。 |
||
產業應用性 | 此技術適用於傳統石化工業、重工業、電子科技業及半導體產業,能將天然氣透過管線直接導入各廠區,經由系統進行甲烷電解,產出之高純度氫氣可直接用於製程,或作為燃料電池之能源以供電使用。由於應用彈性高,該技術不受產業別限制,亦可延伸至民生用電領域,具備廣泛推廣潛力。 |
||
關鍵字 | 天然氣電解與氧化 去碳燃氫 藍氫技術 非貴金屬觸媒 燃料電池 淨零科技 膜電極組 甲烷電解與氧化 電化學氫氣生成技術 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 |